【不拒罐頭遊具 拒「失能」遊樂場】

undefined

原文刊登在2018/03/18蘋果日報即時新聞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台灣各地的塑膠罐頭遊具,遭到家長強烈詬病,儘管近2年縣市政府在少數公園增設磨石子滑梯等不一樣的設施,有的值得嘉許,但也有改造案「換湯不換藥」,觀念原地踏步,專家表示,一個好的遊戲場,須由設計師、遊具廠商、懂兒童身心發展的專家合作,缺一不可。

 
全台5000多座公園,設有塑膠罐頭遊具的就有3000座,設計一致性低齡化,成本極低,不僅「難玩」,也讓5歲以上的孩童遊戲空間遭到中斷,這現象透露社會對孩童需求不在乎的態度,「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」(簡稱:特公盟)發起人林亞玫表示:「我們反對的並不是罐頭遊具,而是這樣失能的遊樂場。」
  

林亞玫強調,遊具在商業化製程中,難免會長得一模一樣,不過「罐頭遊具」也有分好壞,家長們反對的,是那些不顧孩童身心發展,只求有,但設計、設置都不知所以然的類型,至於整個遊戲空間,包括鋪面、規劃等,也常不在乎孩童的需求。
 

那什麼樣的遊戲場才是好的設計?

著名環境建築家、日本兒童成長環境協會會長仙田滿指出,「環遊結構」是最重要的概念,即遊戲場的路徑要多、有循環功能、安全、富於變化、能做「暈眩體驗」、能抄近路、循環中連接小廣場、各空間互相滲透等7元素,最易於遊戲且能激發兒童的探索慾。
 

台灣的遊樂場普遍低齡化,缺乏挑戰性,原因除了便宜行事,另一因素是台灣沒有「遊具分齡」的觀念,林亞玫表示,絕大多數的罐頭遊具,都是設計給4歲以下小孩玩的,稍大的孩童玩這些設施,為了給自己創造足夠的前庭覺刺激,反被大人責罵「破壞公物」。
  

6~12歲的小孩其實更需要「挫敗」來幫助成長,林亞玫指出,具挑戰性的遊具,可以給孩童挫敗的感覺和遊戲慾望,他們能透過遊戲學著克服困難、及訓練身體、手腳協調力,因此為學齡後的孩童設計的遊具不可或缺,「刺激好玩與安全是可以併行的,低齡塑膠遊具才叫安全,是絕對的誤導。」

  
遊戲場的鋪面,也可看出一個遊戲場的好壞,自然的鬆散鋪面如沙、草、礫石、甚至木屑,防墜係數都遠勝最普遍的橡膠地墊。現在台灣有少數好的例子,由設計師、遊具廠商、兒童專家合作規劃的遊樂場,效果奇佳,林亞玫說:「這2年最缺的是設計師,遊戲場需透過設計,才會在地化、有層次。」
 

有了專家團隊,又該怎麼設計好的公園?林亞玫認為,應以1個大型主軸公園、搭配5個小型鄰里公園,作為整體規劃設計。主軸公園以共融為特色,各年齡層及障礙孩童,都有各自適合的遊具;社區公園則各具特色,比如各以自然、水、鬆散素材、挑戰性、幼兒情境為訴求,是衛星公園的概念。
 

以此方式設計遊樂場,是站在城市規劃的高度,在寸土寸金的城市,唯有這樣才能做到「分齡、分區滿足」,0~12歲遊戲空間不中斷。林亞玫說:「遊戲場不是放了遊具就叫遊戲場,它應滿足孩童的社交、挑戰、身體需求,而我們最大的目標,是讓孩子在公園遊戲場以外的都市空間,都有玩樂、挑戰的機會。」

 

(蘋果日報洪子恩/台中報導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pf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