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7.台灣.遊戲場🌹】
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推動台灣遊戲場翻轉也有2年了,即將告別的2017算是大躍進的一年,我們很感動能和台灣的遊戲場一起成長,讓更多的台灣孩子能從遊戲場獲得長大所需的養份。
細數這一年,我們看到的幾個現象:
1、遊具多元:台灣罐頭遊戲場的單一化已是有目共睹的,還有粉絲問我們遊具是不是有官方統一採購的「公賣局」?:P 在我們用力點出這個畸型的現象後,今年在新的遊戲場規劃上,已逐漸注意到這一點,儘量都不再採購過去的罐頭塑膠溜滑梯,而以磨石子滑梯、旋轉設施、沙坑、鞦韆、攀爬等不同玩法的遊具取代。我們將會持續在遊具多元、玩法多元、材質多元、鋪面多元等各領域持續推廣,促成使用者也能融合多元化,不再只限幼齡兒童。
2、共融精神:「共融遊戲場」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,如何能從設計上,讓障礙孩子和一般孩子同玩,是公部門、廠商、設計師、普羅大眾正在學習的方向。希望未來不只是聚焦在設置遊具上,而是從整體場地規劃到滿足不同能力兒童的需求,都能發揮真正「共融」精神。
3、兒童參與:2017可以算是兒童參與遊戲場規劃元年,不少新遊戲場在規劃前期,就舉辦各式兒童參與工作坊,讓設計者直接和使用者交流,實地觀察兒童的喜好。雖然因為大家都還在摸索,每一次工作坊能落實的程度不同,但總是一個開始,打破過往遊戲場只由「大人們」甚至「老人們」主導的怪異現象。
4、設計抬頭:最讓我們振奮的,是公部門逐步跳脫「拿著型錄選遊具」的窘境,開始導入專業設計師資源,從觀察使者需求當中,將場地作最有效益的發揮,北市「公園不再大眾臉」計劃甚至開創自製創意遊具的先例。設計團隊要兼顧場地預算、各方需求、安全法規、創意美感,是不可或缺的角色,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遊戲場更新都能提供足夠的資源,包括預算與時間,讓設計真正導入我們的公園。
5、在地參與:過去公園改建常只是由市府或公所主導,最多問問里長,一般公民不得其門而入。現在也越來越重視在地意見,在遊戲場規劃前期,就有各種公聽會來聆聽各方建議。我們也會持續推動「自己的公園自己顧」,鼓勵年輕的媽媽爸爸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,畢竟遊戲場使用頻率最高的仍然是在地的孩子,設計再好若沒有顧及在地需求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。
6、遍地開花:去年只有北市府開始推動新一代的公園遊戲場,2017在我們持續倡議下,台北、新北、基隆、桃園、新竹、台中、彰化、雲林、台南、高雄各地方都開始關心罐頭公園的議題,有的是從下而上由公民發動陳情,有的是政府主動來台北市取經,雖然每個地方遭遇的問題不同,但希望一旦啟動,就要往下解決目前孩子的困境。這條路還很長,沒有人是局外人。
然而,目前台灣遊戲場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包括「三缺一不足」:
1、缺乏挑戰
過去罐頭遊戲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幼齡化,缺乏高大的滑梯、更陡直的坡面,攀爬、擺盪設施設置趕不上拆除的速度,無法給予孩子充分的自我挑戰與實現機會。然而現在新設的遊戲場也還是沒解決這個問題,對孩子的多樣性涵蓋仍不足,長期以來五歲以上孩子得不到滿足,家長還需要另外付費去民營遊戲場尋求高溜滑梯、攀爬設備,更不用說更高度需求的過動(ADD/ADHD)兒,他們需要頻率更高的練習,但需求一直被忽視,在遊戲場得不到充份的刺激。
2、缺乏特色
今年台北、新北雖然開始新一代遊戲場建設,但仍然以擺放遊具為主,所以我們開始看到相似的鳥巢鞦韆、旋轉盤。又或是受限於經費場地都採類似的元素,甚至幾個公園之間互相致敬。我們期待更多不同型態的遊戲場,例如自然風的、挑戰型的、沙水主題的、交通遊戲式的,甚至讓孩子透過遊戲場來建構家鄉的故事,如果大稻埕旁可以有船的主題,如果台大旁邊有書街的主題,當阿公阿嬤帶孫子去遊戲場時,也會在遊戲場找到共鳴和孩子講起過往的人文歷史,串起世代的連結與記憶。
3、缺乏自然
台灣人口密集,地小人稠,高度都市化造成我們與自然的接觸難以取得,而大腦最開始的學習就是透過觸覺,自然能帶給孩子的感官體驗很豐富,然而住在都市的孩子也不是人人有車可以天天去大自然的環境遊戲,所以公園裡的環境對孩子來說是接觸自然的唯一途徑。我們希望在材質可以更自然化,多提供木質、金屬,或是鋪面多使用木屑、沙、礫石、草地,讓孩子儘可能地擁有接觸自然的機會,也減少對環境的傷害。
4、預算/場地不足
要達到以上的理想,最現實的因素莫過於缺錢和地了。我們的都會區真是寸土寸金,雙北以外的縣市雖然有場地,但在遊戲場預算編列嚴重不足。我們深深羨慕日本的大型兒童遊戲場,但當我們聽到一個公園只有10萬元蓋遊戲場時,還真不知道怎麼給建議,而這種情況又以社區小公園最為嚴重。遊戲場能不能兼顧安全、特色、挑戰?能,但這個規格已經不是過去的「吃粗飽」的罐頭規格了,我們需要投資更多在這一塊。遊戲場可不可以融合各種不同能力、不同需求、不同年齡的孩子共玩?可以,但是若場地不夠寬闊時,又該如可把大家的需求納在同一個場地解決?若這些資源無法升級,我們不免仍只能將就,而無法講究。
留言列表